延伸閱讀
文章發佈日期:2025-07-28/文章最後更新日期:2025-07-29
目錄
一、身心靈是什麼?
(一)身心靈的定義
「身」:身體是我們的容器與橋樑。是我們與外界互動的第一線。飲食、睡眠、運動等基本生理需求,都是根基。一個疲累、失衡的身體,很難承載健康的心理與靈性。
「心」:情緒、思維與感受的中心。包含我們的情緒反應、壓力處理方式、自我價值感等等。若心裡長期處在焦慮、內疚、憤怒中,就算外表再光鮮亮麗,也很難真正快樂。
「靈」:內在信念與人生意義的指引。層次不一定與宗教有關,而是關於一個人是否感受到「我存在的意義」。靈性健康的人通常更有同理心、更能面對困境,也更能與世界和平共處。
(二)你的身心靈失衡了嗎?
身心靈失衡的警訊,你中了幾個?如果你經常出現以下狀況,可能是身心靈失衡的徵兆:
長期疲勞,即使休息也無法恢復
容易煩躁、情緒波動大
對生活失去熱情,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失眠或睡眠品質差
身體莫名疼痛(如頭痛、胃痛)
若符合多項,建議立即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尋求專業身心靈療癒師的協助。
二、身心靈健康:現代人最該關心的隱性健康指標
(一)為什麼我們需要追求身心靈健康?
身體不只是運作的機器,情緒會反映在身體上,壓力會影響免疫力,焦慮可能導致失眠。當三者失衡,容易導致慢性疲勞、憂鬱、失控的情緒甚至生理疾病。
為什麼現代人需要追求「身心靈健康」?在資訊爆炸、高壓競爭的時代,許多人面臨:
慢性疲勞:工作與生活失衡,身體長期透支。
情緒困擾: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日益普遍。
意義感缺失:物質豐富卻心靈空虛,找不到人生方向。
研究顯示,注重身心靈健康的人,不僅免疫力較強,工作效率更高,人際關係也更和諧。因此,學習平衡身心靈,已成為現代人提升生活品質的關鍵。
(二)如何檢視自己的身心靈健康?
問問自己:我有多久沒好好睡覺?最近情緒是否容易波動?我對生活是否感到空虛?這些問題能幫助你了解是否需要調整生活的節奏與重心。
長期疲勞,即使休息也無法恢復
容易煩躁、情緒波動大
對生活失去熱情,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失眠或睡眠品質差
身體莫名疼痛(如頭痛、胃痛)
若符合多項,建議立即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尋求專業身心靈療癒師的協助。
(三)建立平衡的身心靈健康
每天花10分鐘靜心、呼吸
每週至少一次和大自然接觸
與信任的人談心,不壓抑情緒
這些微小的習慣,都是在滋養你的身心靈。
三、身心靈療癒:從創傷中回到完整
(一)什麼是身心靈療癒?
這是一種整合式療癒方法,強調「人不是只有身體」,創傷、壓力、失落都不該只用藥物或逃避來處理,而是要從根本出發,重建內在的平衡。心靈療癒是一個自我陪伴、自我覺察的過程,從減輕情緒壓力、釋放內心的焦慮,到認知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價值觀,從中建立健康的心理模式,促進自我成長。也就是說心靈療癒的作用,並不是著眼於馬上解決實際問題,而是建立一個完整內在機制的過程。
(二)常見的身心靈療癒方式
芳香療法:舒緩焦慮、提升睡眠品質
心靈書寫:抒發情緒、自我反思、內在整合
團體分享/工作坊:與他人共振、促進同理與療癒感受,這些方式並非迷信,而是經許多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研究支持的有效方法。
(三)身心靈療癒的過程,也是認識自己的旅程
許多人在進行身心靈療癒後,發現不只是壓力減輕,連對人生的看法也轉變了。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共處,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是一種深層的重生。
(四)啟動你的身心靈療癒之旅
身體層面:打造健康基礎
規律運動:慢跑、步行等温和運動,能釋放壓力並增強體能。
均衡飲食:多吃天然食物,減少加工食品,幫助身體排毒。
充足睡眠:每天7-8小時優質睡眠,讓身體徹底修復。
心理層面:培養正向思維
與神親近:每天10分鐘禱告,減少焦慮,提升專注力。
情緒管理:透過寫日記、與信任的人傾訴,釋放負面情緒。
斷捨離:整理生活環境與人際關係,遠離消耗能量的人事物。
靈性層面:連結內在智慧
沉靜自省:定期獨處,思考人生目標與價值觀。
感恩練習:每天記錄3件感恩的事,培養豐盛心態。
接觸大自然:散步森林、海邊靜坐,感受宇宙的能量流動。
四、GOOD TV 帶你身心靈充電:遇見全新的自己
在這個壓力與焦慮成為日常的時代,學會照顧自己,不只是生理層面的健康,更是對心理與靈性的全面呵護。身心靈的平衡,不是奢侈的選擇,而是邁向幸福人生的必經之路。從每天一點點的練習開始,你也能啟動屬於自己的療癒旅程,活出更有力量與意義的人生。
別把身心靈當作遙不可及的玄學,它其實是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的真實課題。從關注身體,到認識情緒,再到探索人生意義,這條路不必完美,但值得一步一步走下去。
讓我們練習照顧自己的身體、傾聽自己的內心、連結更深層的靈魂,活出真正的平衡與喜悅。
《家庭八點檔 轉轉發現愛》希望陪你一起聊聊生活裡的情緒小劇場!也許是夫妻間的摩擦、親子間的衝突,或是你對自己壓力的無聲掙扎。我們邀請來賓、藝人和專家一起來聊、一起練習,在關係中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指責。
如果你正在練習不讓情緒先說話,學習用信仰、愛與希望,打造幸福的身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