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文章發佈日期:2025-07-29/文章最後更新日期:2025-07-29
目錄:
一、「感恩節的由來」、什麼是「感恩節的意義」?有哪些「感恩節故事」?
(一)「感恩節的由來」是什麼?
感恩節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和加拿大的重要節日,其起源與多起歷史事件相關,並逐漸演變成一個以「感謝」為主軸的節日,以下將以美國的感恩節為主要探討對象。
傳說中的感恩節起源
相傳1620年,一群英國清教徒(Pilgrims)為了追求宗教自由,搭乘名為「五月花號」(Mayflower)的船隻,抵達今日美國麻州的普利茅斯(Plymouth)。當時他們面臨糧食短缺、氣候嚴酷與陌生環境的挑戰,許多人不幸喪生。在萬帕諾亞格族(Wampanoag)原住民的幫助下,清教徒學會了耕作、捕魚與打獵,得以存活下來。隔年豐收時,他們邀請原住民一同用餐,感謝他們的幫助,也感謝上帝的保守。原住民帶來鹿肉、魚與各種食物與清教徒共享,建立了友誼。這次的豐收慶典成為「歷史上第一次感恩節」。
為何「史上首次感恩節」可能只是傳說
這段傳說雖廣為流傳,卻缺乏明確的歷史證據。比較可信的說法是:1621年秋天,萬帕諾亞格人並非受邀參與慶典,而是意外現身。不過,雙方最終仍和平共處,並共同進餐。
其實,在與歐洲人接觸之前,萬帕諾亞格人和其他原住民族群已持續幾千年實踐日常與季節性感恩的傳統。「感恩」一直是原住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至依舊如此。至於歐洲殖民者,早在1620年之前,新英格蘭地區便已有感恩習俗,常以祈禱日的形式出現,作為對旅途平安、旱象解除或豐收等重要事件的敬拜與感謝。
1620年的清教徒也不是萬帕諾亞格人第一次接觸的歐洲人。在他們抵達之前,萬帕諾亞格人已與探險者、商人、甚至奴隸販子互動近百年,一些原住民甚至能說英語。他們協助清教徒,除了出於友誼,更有政治與外交上的考量──希望建立有利的同盟。然而,這段和平時光並不長久。1675年,英國殖民者與原住民之間爆發戰爭。萬帕諾亞格人最終喪失了政治自主與大部分土地。
在19世紀中期,隨著1621年清教徒與原住民共同進餐的英國記載重新浮現,點燃了美國大眾的想像力。對「第一次感恩節」事件的浪漫化描繪,也逐步融入了當時的國家懷舊情結與時代氛圍中,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
感恩節成為國定假日
19世紀中期,雜誌編輯莎拉.約瑟法.黑爾(Sarah Josepha Hale)發起一項運動,倡議將感恩節訂為全國性的法定假日。
在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於1863年10月3日發布感恩節宣言,宣布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為感恩節,以鼓勵人民在戰亂中懷抱希望與感恩。這一宣告奠定了感恩節固定在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的基礎。
但1939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擔心感恩節與聖誕節購物季之間間隔過短,會不利於經濟復甦,因而將節日提前一週。不過,不是所有州都配合,導致兩年間出現「雙感恩節」的混亂。
最終,美國國會於1941年通過法案,正式將每年十一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聯邦感恩節假日。
現代慶祝方式
如今的感恩節,雖與當年普利茅斯的慶典已相距甚遠,但仍延續了「家庭團聚」與「感謝」的核心精神。在城市化加劇、家庭分隔各地的時代,感恩節成為家人朋友相聚的重要時刻。
總結來看,「感恩節的由來」就像一幅由歷史、文化與信仰編織而成的圖畫,既有大家熟知的傳說,也有原住民視角下的歷史現實,更反映了社會發展的演變。
(二)什麼是「感恩節的意義」?
感恩節的核心在於「感謝」──感謝上帝的供應、感謝親友的陪伴,也感謝生活中的平安與成長。它提醒人們無論身處豐盛或困境,都要數算恩典,學習感恩,如同《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8節所說:「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在現代社會,感恩節也逐漸超越國家與文化界線,成為家庭團圓與彼此祝福的時刻。它邀請我們停下腳步,重新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並思考我們能否成為他人生命中的祝福?
(三)「感恩節故事有哪些」?
1578年,馬丁.弗羅比舍(Martin Frobisher)在今日加拿大努納武特(Nunavut)舉行感恩儀式,是北美最早的歐洲式感恩紀錄。
美國總統「赦免火雞」是感恩節的一項傳統。每年白宮都會赦免一至兩隻火雞,讓牠們安享晚年。傳說此舉起源於1863年林肯總統的兒子塔德(Tad)說服父親赦免一隻原本要成為聖誕晚餐的火雞「Jack」,這被視為火雞赦免傳統的開端。然而這更像是家庭趣事,並非正式儀式。1989年,老布希總統(George H. W. Bush)於白宮首次公開宣佈赦免火雞,這象徵火雞赦免成為正式傳統,延續至今。
二、「感恩節活動」該如何設計?
(一)感恩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 火雞大餐:主角是烤火雞,常搭配蔓越莓醬、南瓜派、玉米、馬鈴薯泥等配菜。
- 家庭團聚:無論遠近,許多人都會回家團圓,或邀請朋友共度節日。
- 感恩分享:家人輪流說出自己最感恩的事。
- 觀看遊行與球賽:例如美國梅西百貨的感恩節遊行、美式足球比賽。
- 幫助他人:不少教會與慈善機構會分送食物、提供熱餐給街友。
(二)「感恩節活動」設計:親友團聚
- 感恩餐會:大家各自準備一道菜,分享愛心與美食。
- 祝福卡片交換:寫下彼此的感謝話語,互相交換。
- 故事分享會:分享一年來的恩典故事,彼此鼓勵。
活動的重點不在豪華,而在於創造「愛與接納」的氛圍。
(三)「感恩節活動」設計:彼此感恩
感恩不只是一種態度,也可以透過具體行動實踐。建議活動設計可納入以下元素:
- 感恩牆製作:讓大家將感謝事項寫在卡片上,貼在牆上。
- 影片紀錄:錄下彼此的感謝話語,剪輯成短片。
- 感恩挑戰週:活動前一週邀請大家每天感謝一個人、一件事,並分享在社群媒體上。
這些創意活動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地活出感恩,並將祝福傳遞出去。
三、「感恩節吃什麼」?一定要吃火雞嗎?
(一)為什麼是火雞?
火雞成為感恩節主菜,有許多原因。首先,牠們體型大,肉多,適合家庭共享。此外,與牛羊相比,火雞不像牠們那樣能持續產奶、供毛、助耕,因此在不影響農場運作的情況下,火雞成為適合節慶時宰殺的選擇。如今,烤火雞象徵著「豐收」、「團圓」與「感謝」。
(二)還有什麼是感恩節可以吃的?
除了火雞,感恩節餐桌上還有許多經典菜餚,以下列舉幾項:
- 蔓越莓醬:用蔓越莓、糖和橙汁烹製而成的果醬,酸甜可口,可以平衡烤火雞的油膩感,常與火雞搭配食用。
- 南瓜派:是感恩節的經典甜點,以香料南瓜泥為內餡,放在酥皮餅殼中烘烤而成,象徵秋季的豐收。
- 馬鈴薯泥與肉汁:柔滑口感的馬鈴薯泥配上鹹香肉汁,極受歡迎。
- 玉米麵包:口感蓬鬆,相對便宜且易於保存,在美國南方和墨西哥頗受歡迎。
隨著文化融合,越來越多家庭會加入亞洲、中南美或素食料理,讓餐桌更加多元與包容。
四、想更多認識感恩節嗎?GOOD TV好消息電視台邀請你一起體會感恩的真諦
讓感恩不只是一天,而是每天的生活方式
感恩節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生活中信仰與感恩的實踐。它提醒我們,在忙碌與壓力之中,也要停下來,看見恩典、記得人情、回應上帝的愛。
願我們不只是每年十一月第四個星期四表達感謝,而是在每一個日常時刻都活出感恩,感謝家人與朋友的陪伴,感謝艱難帶來的成長,也感謝上帝始終不離不棄的恩典與同在。
你是否也想更認識這位值得我們感謝的上帝呢?我們邀請你收看GOOD TV好的節目:《生命的觸動》天天都是感恩節
GOOD TV線上看支援官方網站、手機與電視APP,皆為免費,詳情請見:https://www.goodtv.tv/mod-list/
參考資料:
Britannica/Thanksgiving Day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Thanksgiving-Day
National Archives/Thanksgiving: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https://visit.archives.gov/whats-on/explore-exhibits/thanksgiving-historical-perspectives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Rethinking Thanksgiving Celebrations: Native Perspectives on Thanksgiving
https://americanindian.si.edu/nk360/informational/rethinking-thanksgiving
Smithsonian/TThanksgiving: From Local Harvests to National Holiday
https://www.si.edu/spotlight/thanksgiving/history
White House Historical Association/Pardoning the Thanksgiving Turkey
http://whitehousehistory.org/pardoning-the-thanksgiving-turkey